广东加快建成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来源:广东招商网
2018-01-29
31
深圳,以改革创新为根、为魂。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省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一石激起千层浪。25日下午,深圳团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纷纷围绕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谈看法、提建议、献良策。
加强法治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也有一个建议,要在深圳创建一个‘一带一路’国家争议解决中心。”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俊说,深圳具有良好的国际仲裁基础,又有毗邻港澳的优势,率先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将极大促进广东创新发展,助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广东加快建成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韩俊认为,法治创新非常重要。在当前全面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推进,以及律师权益的保障等问题都迫在眉睫。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做强新型研发机构支撑创新产业链条
省人大代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说,加快建成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广东的目标,也是全国的期望。应当看到,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由高校与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梯队联合构成。其中,高校与科研院所大都承担人才培养和基础性研究等任务;新型研发机构的使命是通过组织开展小试与中试、应用及产品开发等工作,验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价值;高新技术企业则通常扮演产品规模化量产的角色。打通这三个要素,对创新非常重要。
“建议对我省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系列的、稳定的政策支持。” 嵇世山分析,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恰恰是广东的优势之所在。要像支持大学、重点实验室发展一样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力度给予持续稳定支持,包括给予新型研发机构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开展产品开发及小试、中试等工作,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力度,彻底打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堰塞湖”,此举必将对于我省打造国家科技产业中心产生极为重要的助推作用。
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为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一部部长金燕就完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创业投资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石,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依然任重道远。
在金燕看来,创投行业税负较重、监督管理有待优化、金融行业地位未得到认可等多方面因素正成为制约创业投资长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而也弱化了创业投资本应对创新提供的有力支撑。她建议,一要优化和完善针对创投行业的征税方式和方法,使之适应创投行业特点,二要优化创投行业注册和监督管理,建立对创投机构分类监管机制,三要明确创投机构的金融行业属性,纳入金融行业管理和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并享受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等。
金燕观察到,最近一段时间,创业板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功能已有所弱化。“现在资本市场的审核标准偏重于盈利和规范性,这让规模较小的创新型企业实现IPO面临很大的困难。”金燕说,最近香港联交所已宣布修改上市规则,以便利新兴产业及创新型公司赴港上市,希望内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广东高等教育建设应紧密结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
省人大代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张林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带来三条良方。
“我认为,广东省对高等教育的定位应该紧密结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张林说,要把高等教育的建设看作是高新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发动机,通过高等教育引进和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的高等研究机构,来推进地方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这正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粤港海岸大湾区建设使命和规划,张林建议,可以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范畴上,通过深港一体发展,释放更大的政策红利,通过优化税收、签证、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一系列的政策,吸引世界最顶尖人才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两天前,张林参加了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第三次学术会议,他发现,这已经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性会议了,大量的投资家、企业家都汇聚过来一起交流。“这让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的文化自信感受非常深。”张林认为,这背后反映的是产业界、文化界对通过不断创新而崛起的深圳及其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可,对这片热土上充溢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的赞赏。这种文化自信,极有可能将沉淀成一个本土学派,而这个学派将成为广东或者深圳高等教育的名片。